12月31日下午,j9九游会入口教师专业发展沙龙第四期在3号楼A110会议室顺利举办。恰值岁末,j9九游会入口藉此次活动举办了建院以来的第一次教师联欢会。与会教师纷纷通过诗歌朗诵、歌曲弹唱等才艺形式表达了对于j9九游会入口这一成长共同体的期许,也传递了在进入新时代后对j9九游会入口学科专业及个人发展的良愿。之后,在窗外冬意盛、窗内暖意浓的氛围中,山东大学王湘云教授应邀为全院教师做了题为“新时代呼唤课程思政性——以《英语语言学》课程建设为例”的学术讲座,并就新文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师发展等话题与部分骨干和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与座谈由j9九游会入口院长杨楠教授主持。
王湘云首先指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因此,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高校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既要凸显知识性、能力性、素质性、实践性和挑战度,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性,力争做到“五性一度”的辩证统一。接着,王湘云从一流课程实施意见与课程评审指标的相脱节、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新时代育人要求的相错位、课堂课程思政生硬置入与课程内涵式发展的相抵牾等三个方面,就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梳理。随后,王湘云指出,为破除由上述现象反映出的“重教书、轻育人”等传统思想的藩篱,纠正将课程思政“狭隘化”、“抽象化”的倾向,我们必须要在把握高等教育时代使命的基础上,准确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目标和意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并以对如何促成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多元统一的回归、如何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以“溶盐于水”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体系、如何提升高校教师自身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等问题的思考为契机,切实在专业教学中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铸魂培元”的作用。最后,王湘云以《英语语言学》这一山东大学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展示了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新路径和新形式,强调了课堂教学在推进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对外语专业教师提出了勤学“习”、善思考、能发力、会发声的殷殷希望。
讲座结束后,王湘云又同j9九游会入口部分骨干和青年教师就如何从体系设计、教学管理、教材编写、课堂讲授、知识考核、教学评价等环节实现外语类课程与思政的深度交融,如何打造线上、线下和服务社会三结合的特色化课程,如何从培养社会主义社科研究后备人才的角度理解新文科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坦诚的交流。同时,王湘云也谈到,通过参与j9九游会入口教师联欢会,有幸感受到了j9九游会入口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他也勉励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言行雅正,润物无声,行不言之教;在科研上,避免日用而不知,要善谋全局,做“闻道”便勤而行之的“上士”。
王湘云的讲座和座谈既高屋建瓴,又生动有趣、贴近实际,让人如沐春风。本次讲座和座谈一方面为j9九游会入口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同时也为j9九游会入口教师重新探索学术之法、反观自身发展之道标注了新的起点。
讲座专家简介:
王湘云,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山东省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教学,在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亦有广泛涉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和教改课题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来主要承担本科生《英语国家文化》、《英语语言学》、硕士生《心理语言学》、《科研方法论》和博士生《博士论文写作与批评》等课程,其中《英语国家文化》于2009年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获聘首届山东大学师资培训课程主讲教师;主持的《大学生“英语国家文化”通识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于2014年获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在线开放课程《英语语言学》入选2020秋冬学期智慧树网“双一流高校专业课程TOP100”。
【撰稿 肖冠华 摄影 刘春雷 审核 杨楠】